详细内容
挑战四:年轻律师缺乏培养生存艰难 可能青黄不接
来源:楚天律师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6日作者:楚天律师
青年律师正在背负着几乎无法承受的生存压力,10%的青年律师熬不过“出道”的前三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转投其他行业或重新回学校读书。当年关于公平与正义的理想已经太遥远。收入低、没案源、没经验、没人指导,这是青年律师入行后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
上海律协一个关于青年律师的生存调研在律师界影响很广。该调研项目样本逾千人,被访对象年龄集中在25岁~35岁,在他们中,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比例达60%,82.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收入低或很低,特别在执业前两年,很容易入不敷出。
培养青年律师是行业责任。然而,对于已经进入律师行业的青年来说,比起上述物质上的艰难困苦,“用什么方式去发展”是一个更加令人焦虑和茫然的问题。律师从事的法律服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法学教育更侧重于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操作,造成青年律师的动手能力差,缺乏法律实践能力的先天性不足。
现在许多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大学法学院的学习,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似的司法考试,之后却进入了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吓坏了法学院学生和其他原本有志于律师行业的青年们。很多人经过再三观察、考虑,最终决定放弃这份职业。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总有一天会青黄不接,导致法律人才匮乏。
挑战五:行业网络边缘化 自主营销意识薄弱
如今,是中国网络发展的高峰期,网民以每年千万计的数量增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已经开始融入网络,特别是网络品牌营销的崛起,更加丰富了各个行业的竞争力。以法律类网站举例——“法律快车”网,拥有执业律师注册会员数万名,覆盖60多个法律专长领域,拥有公众咨询注册会员80万名,遍布全国34省、300个大中城市,网站影响力辐射全国……以这样丰富的数据资源来看,可以称得上法律服务品牌化战略的榜样,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律师行业是网络营销边缘行业的实际状况,毕竟,像这样的法律咨询服务类网站少之又少。同时,也可以看出,网络法律品牌的营销,除了大幅度增强法律服务效果之外,还是增加案源、扩大业务范围的有效途径,对律师知名度的提升有不可或缺的帮助。
事物的发展贵在推陈出新,律师业竟然连已经主流好些年的网络营销都没能完全融入,其管理模式和业务机构的陈旧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律师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挑战六:行业内恶性竞争激烈 妨害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某些律师夸大自身能力,吹嘘人际关系影响力,利用“风险代理”的模式,变相承诺和包揽诉讼效果。籍此争揽到业务后,或者敷衍了事,服务质量低劣;或者拉拢关系,从事权钱交易;或者伪造证据,不惜以身试法;或者滥用代理权,谋求非法利益。律师一方面为争揽业务而不惜压低价格,另方面为获取巨额收益而包揽诉讼,生存本能和利益驱使的合力,加剧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损害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是妨害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直接原因。
上海律协一个关于青年律师的生存调研在律师界影响很广。该调研项目样本逾千人,被访对象年龄集中在25岁~35岁,在他们中,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比例达60%,82.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收入低或很低,特别在执业前两年,很容易入不敷出。
培养青年律师是行业责任。然而,对于已经进入律师行业的青年来说,比起上述物质上的艰难困苦,“用什么方式去发展”是一个更加令人焦虑和茫然的问题。律师从事的法律服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法学教育更侧重于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操作,造成青年律师的动手能力差,缺乏法律实践能力的先天性不足。
现在许多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大学法学院的学习,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似的司法考试,之后却进入了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吓坏了法学院学生和其他原本有志于律师行业的青年们。很多人经过再三观察、考虑,最终决定放弃这份职业。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总有一天会青黄不接,导致法律人才匮乏。
挑战五:行业网络边缘化 自主营销意识薄弱
如今,是中国网络发展的高峰期,网民以每年千万计的数量增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已经开始融入网络,特别是网络品牌营销的崛起,更加丰富了各个行业的竞争力。以法律类网站举例——“法律快车”网,拥有执业律师注册会员数万名,覆盖60多个法律专长领域,拥有公众咨询注册会员80万名,遍布全国34省、300个大中城市,网站影响力辐射全国……以这样丰富的数据资源来看,可以称得上法律服务品牌化战略的榜样,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律师行业是网络营销边缘行业的实际状况,毕竟,像这样的法律咨询服务类网站少之又少。同时,也可以看出,网络法律品牌的营销,除了大幅度增强法律服务效果之外,还是增加案源、扩大业务范围的有效途径,对律师知名度的提升有不可或缺的帮助。
事物的发展贵在推陈出新,律师业竟然连已经主流好些年的网络营销都没能完全融入,其管理模式和业务机构的陈旧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律师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挑战六:行业内恶性竞争激烈 妨害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某些律师夸大自身能力,吹嘘人际关系影响力,利用“风险代理”的模式,变相承诺和包揽诉讼效果。籍此争揽到业务后,或者敷衍了事,服务质量低劣;或者拉拢关系,从事权钱交易;或者伪造证据,不惜以身试法;或者滥用代理权,谋求非法利益。律师一方面为争揽业务而不惜压低价格,另方面为获取巨额收益而包揽诉讼,生存本能和利益驱使的合力,加剧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损害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是妨害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直接原因。
恶性竞争的直接后果突出表现在,律师行业整体收入水平降低,律师付出的智力劳动与利益分配脱节,法律服务市场份额萎缩。例如,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借建立选聘律师数据库的机会,要求入库的律师事务所承诺,本所律师不得代理任何针对该机构的诉讼事项。事实上,入库的律师未必获得业务机会,却因承诺而失去了开拓市场的能力。
挑战七:缺乏品牌执业机构
在一个品牌时代,品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服务领域,没有品牌的服务同样必将遭受冷遇,身处服务业的律师事务所更应当打造自己的品牌。传统的律师业是不需要品牌的,律师从事一般的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业务,并不需要团队作业,律师事务所树立品牌远不如律师个人树立名望重要,由于诉讼事务仍是律师行业的主流业务,因而品牌建设显得特别薄弱。究其根源,首先,缺少参与大型法律服务项目的实践经验,由于长期集中在低端业务范围,缺乏稳定的大型业务来源,律师普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次,大型经济建设项目仍由政府掌控和主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利用社会法律服务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即使有些项目聘请律师参与,但其参与程度和涉及范围都极为有限,律师服务的作用和影响力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律师业在表面蓬勃发展的外衣下,潜藏着巨大的隐忧,只有完善配套制度,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合理放宽政府信息资源的控制,扩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范围,融合时代主流的网络营销,支持律师开拓法律服务市场,加大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创造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才能使我们热爱的行业与事业从弱势走向强势,从不和谐走向和谐。
本文是《律师网络营销之十万个为什么?》系类文章中的第二篇文章《律师职业与执业环境的深度探讨(挑战篇)》,首发网易博客律师营销研究,欢迎转载!后续下一篇《论当事人之解决法律问题的方式》,即将在本吧进行连载。